Jump to content
Chinese-Forums
  • Sign Up

聽說在中國忽然繁體字很流行


Shi Tong

Recommended Posts

“聽說在中國忽然繁體字很流行”

請問這句符合語法嗎?

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是不是應該這麼說:

“聽說繁體字在中國忽然很流行”

我個人可能會這麼說:

“聽說繁體字在中國突然流行起來了”

我沒學過中文語法,主要是憑感覺或直覺來判斷句子的對錯。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那是有點意淫的說法呢.

繁體字偶爾出現在招牌上, 有心找還能碰見用繁體字出版的大陸書 (錢鍾書編的一系列檔案, 好像是中華書局出版), 到琉璃廠街更是繁體字天下. 但跳出這些小天地, 簡體字在大陸是無可挑剔的主流.

以前有大陸人也說: "聽說香港現在也要學簡體了, 簡體越來越流行." 這也很 yy.

這不是說誰優誰劣, 很多人其實不關心也不在乎.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对于后者,您所说的章法,语法,平仄,如何考究?

沒有必要。只要那一個字完成任務而沒有錯誤就可以了。比如,如果作者要人停,寫一個「停」,章法對,語法對,沒有平仄可談,人們見到就停,那就可以了。

是不是應該這麼說:

“聽說繁體字在中國忽然很流行”

是。「忽然」後面應該是動詞。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呵呵,兄弟,我说的书法是脱离了实用的艺术。可是你还在和我讨论交通标志.

好吧,很多外国朋友在客厅挂个"道".你给解释下。

如果真的沒有甚麼用處,那是藝術。寫字的人也應該是這麼認為。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最近我也听说过...不过繁体字在中国大陆再流行,我想也永远不会取代简体字.

去年倒是听个有一个提案: 废除简体字.

那个提案看来匪夷所思, 但它提到一点--- 废简有助统一, 那就有意思了.

如果说繁体字永远取代不了简体字, 繁简并列呢? 又或者, 新三简方案呢? 比如 釒、丝字旁, 跟繁体接轨. 那时候, 大概也不会说谁取代谁, 肯定要用些“统一”、“合并”等比较积极的宣传字眼.

中国有时像个老古董, 议案出来, 交结纠缠得没完没了, 但转变真要到临时, 忽然又接受了.

我完全相信罗文唱的“变幻才是永恒”. 其实中国这一百年, 还变得不够恨吗? 从吃的、穿的、当官的、教育、甚至...汉文, 都变得翻天覆地.

我绝对希望繁简合并的. 两体分家是一个很消耗精神的事, 好比你上维基百科, 中国 vs中国, 其实是两个条目. 做网络的人, 明明存好了文章, 放上网出现乱码, 左查右查, 才知道又是编码出问题. 有 UTF 的年代还是这样子, 以前就更麻烦了.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我支持文字統一,但是不要亂來。我不反對簡化,只反對錯字。在現存的標準字體裏面,有的字和偏旁部首的確是不對的。比如,國字標準字體把「寺」字寫錯,大陸也有很多錯字,我不需要舉例。如果漢字會統一,我的要求很簡單:不要寫錯字就好了。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請問對錯以甚麽為標準呢?又爲甚麽要以其為標準呢?

你是問我以甚麼準則來確定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嗎?只要是漢字簡化之前(大約1900年之前)有文人寫過就是對的。當然我也希望不會找一個罕見的異體字而以為標準,也不是說甚麼沒有讀書的人寫過的字也行。古人也有寫錯字。而且我們談的字都是楷書,沒有甚麼標準行書或者標準草書等等。所以如果是我辦的,我會找最常用的楷書字形而以為標準。而且是把楷書寫得最好的人最常用的字形。這些人包括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等。我會認可的字包括這個「来」(有鉤)這個「此」這個「非」(無撇)、這個「興」、「徳」、「戸」、這個「所」等等。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甚麼準則?太隨便了吧。」其實現代的標準字體更隨便。一看他們的字體就可以看得出,他們不懂書法(即書寫的法則)。臺灣、中國、日本亦然。他們的標準筆順亦然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如果是我"这话讲起来容易,可是世上这么多人,那“如果是你”“如果是他/她”要怎么办呢?

也不意味著我不能支持或者反對。我相信我的看法不只是我一個人的。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你是問我以甚麼準則來確定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嗎?只要是漢字簡化之前(大約1900年之前)有文人寫過就是對的。

爲甚麽要以此為標準呢?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Hofmann:

殷商以降,汉字一脉相承.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楷.总的方向和趋势是简化和方便。此为大轮廓,而又有魏碑,行,草,狂草或古朴凝重,或灵动飘逸为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尔所言1900年之前者,是为西汉时期。其书为隶,所谓"汉隶"者.汉字何以在西汉时期得以简化?足见尔所言实为荒谬!"只要是漢字簡化之前(大約1900年之前)"此说何来?<<曹全碑>>,今之习汉隶者之圭皋.翻开此帖看,异体,繁体不胜枚数.标准之说,更是在荒谬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说到标准,最适宜的应该是楷书中的馆阁体.该字体是科举考试官方认可的应试笔体.抹杀个性,遏止创造,追求整齐一致,故向为各代书家所鄙斥.

   标准之制定,断然是国家行为。如果你写字考虑的是书法(书写的规则),标准在上,依律而行既可。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Hofmann:

麻烦你告诉我这个中国人,谁家的汉字在公元1900年之前就简化了?1900年之后又创造了什么新字?取代了什么样的别字?

当前在大陆地区现行的简体字,是中共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为方便当时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文盲学习文化,删繁就简.以当时实行的汉字为蓝本,借鉴了草书,汉隶的字体而制定的一套文字系统。又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系统地规范过。尽管时至今日一直广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大陆当今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简体汉字也较之繁体字强势.这并非就是说简体字优于繁体字,不过从文字的发展来看,这倒也符合文字简单化的大趋势。

    本人吃饱了撑着的时候也写两下毛笔字。手底下就有<<曹全帖>>和<<张骞帖>>,都是汉隶的范本。有个有意思的事:许多隶书的字体倒比现在的简体字还要简单。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谁家的汉字在公元1900年之前就简化了?

歐顏柳都有。比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宮」中間沒有一點,下面的「祕書監檢校侍中」的「檢」兩個「人」寫成四點。

1900年之后又创造了什么新字?取代了什么样的别字?

現代中國大陸標準字體有很多。一個新字是「风」,從來沒有這種寫法。「几」取代了「幾」,「构」取代了「構」。

雖然有文字簡化的大勢,但是從來沒有在這麼短期和這麼少的人之間制定簡化。漢字一向都是漸漸地在很多人之間進化。小篆、隸書也是(裘錫圭(2000)《文字學概要》)。只有現代的簡化字從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之間制定。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你说的那几个字是异体字.很多异体字笔画都比规范的简体字的笔画少。关于异体字我还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启功先生题的<<陕西广播电视报>>中的"播",上面没有那一撇.还有汉隶中"善良"的善,写法也比简体字简单。作为书法艺术,这样写都没有问题。所以不能认为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风","几","书","为","飞"等等这些字则是借鉴了草书的写法才形成规范的简体字。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select your username and password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Note: Your post will require moderator approval before it will be visible.

Guest
Click here to reply. Select text to quote.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
×
  • Create New...